回想起當初的日系車,我印象中最深的,不是雅閣,不是凱美瑞,而是馬自達6,特別是轎跑版本的紅色馬6,一直是我的心頭好。乃至后面出的馬自達6Wagon,也一直想找好的車源收一輛。
比馬自達6低一個級別的馬自達3,也是2手車市場的搶手貨,特別是進口2廂版本的車更是流通飛快。直到現(xiàn)在,街上仍然能看到大量的馬自達6在跑,但是,新款的馬自達車型能見度卻不多。
由于銷量不佳,一汽馬自達畫上了句號,2021年8月一汽馬自達和長安馬自達合并,這樣下來馬自達應該更容易調配資源,但結果卻很不盡人意。
“五座+兩座、工作+生活”,這句廣告語應該還有不少老車迷記得,這正是海南馬自達旗下的普力馬車型的廣告語。當年的馬自達在國內的合資公司叫做海南馬自達,這款車的出現(xiàn),給當時車型單一的國內車市注入了新的細分市場力量,馬自達洞察市場的能力無他。后續(xù)的海南馬自達323也為“新3樣”中的福美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這兩款車就可以看出馬自達的市場洞察和產品力均不差,和同期的日系車并無明顯差距。
“ZOOM-ZOOM”這兩個字母組合,常見于馬自達的宣傳單頁和手冊?!癦OOM-ZOOM”是兒童模仿發(fā)動機轟鳴的聲音。"Zoom-Zoom",意在喚起兒時對動感的憧憬、對速度的渴望。在此理念下,馬自達車型的操控性也一直是日系車的代表,更有“東瀛寶馬”之稱。
一切看起來都那么美好,脫離海南的馬自達背靠一汽、長安兩大汽車集團,如同其標志一樣本應展翅高飛,但在國內的后續(xù)發(fā)展,卻永遠落后同為日系品牌的豐田、本田和日產,甚至出現(xiàn)了2003年進入國內的馬自達6,賣到了2016年才停產,一賣賣了13年。與其說是產品力強悍、老百姓喜歡,倒不如說一直在吃老本,遠沒有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候的那股勁頭。
看看最近的銷量,2022年2月,馬自達公布銷售數(shù)據(jù):馬自達品牌在國內銷量為8047輛,對比同比和環(huán)比數(shù)據(jù),銷量同比下滑23.8%,環(huán)比下滑58.1%,注意這是一汽馬自達和長安馬自達合并后統(tǒng)一對接資源的銷售數(shù)據(jù)!不盡人意已經不能表達這個狀態(tài)了,銷量暴跌更合適。
年前曾走訪過一些4S店,其中有馬自達品牌。在馬自達4S店,明顯感覺到阿特茲、CX-4等原一汽馬自達車型不受待見,或者說銷售顧問對這些車型不熟悉、陌生,甚至或多或少內心抵觸。在這種狀態(tài)下,這些車型越發(fā)的孤寂、無存在感,合并到一個銷售渠道,不但沒有開花,反倒是凋零的更快。
對比日系車,近年來馬自達的用料應該比較靠前,視乎在匹配“馬自達成為豪華品牌”的廠家愿景,于是馬自達的銷售價格也變得“豪華”,定價永遠比競品高,優(yōu)惠永遠比競品低。在人民群眾還未接受“馬自達是豪華品牌”的前提下,提高售價減少優(yōu)惠,更加“助力”了銷量的下跌。
在全球范圍內,馬自達的表現(xiàn)其實還好,2021年馬自達全球銷量同比增長3.6%,中國市場卻下降14.3%,嚴重的拖了后腿。要是去掉這個14.3%,馬自達的全球銷量同比漲幅更高。在這個局面下,馬自達沒有奮起直追,更像是“躺平”了:2021年北美發(fā)布的CX-50不會引進中國,馬自達最新縱置后驅平臺首款新車CX-60也不會引進國內,未來CX-70是否進入國內未知。
在其他汽車品牌接連發(fā)布新車型時,馬自達的新車型接連宣布不進入國內,完全依靠現(xiàn)有車型奮戰(zhàn)。請問現(xiàn)有車型現(xiàn)有銷量都不佳,面對競爭更加激烈的未來市場,馬自達的未來如何存活?
馬自達“ZOOM-ZOOM”的聲音還在耳邊,兒時對動感的憧憬、對速度的渴望依然存在,但馬自達好像已經忘了初心,除了讓人回憶馬自達有轉子發(fā)動機、馬自達搞出了壓燃發(fā)動機,馬自達的創(chuàng)馳藍天除了省油動力強并且是天然的“大嗓門”外,留給新生代車主的記憶真的不多了。現(xiàn)在的馬自達,你怎么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