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上汽集團,作為年銷量動輒五六百萬臺的車企集團,在燃油車方面還是具有話語權的。但是在新能源車方面,上汽集團卻并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績。在2022年,上汽集團加快了在中高端新能源車方面的布局,先是智己L7量產版投產,再是飛凡R7預制量產車下線。兩款車都承載著上汽新能源車的高端夢,同時也隱藏著上汽集團的焦慮。
定位類似,難逃內卷的命運
面對日益成熟的新能源汽車賽道,蔚小理用自身的表現(xiàn)證明,在新能源領域消費者更加看重產品的優(yōu)勢,而淡化在燃油車時代的品牌光環(huán),這也證明了高端化是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
智己汽車和飛凡汽車都來自統(tǒng)一母體架構,不過兩者在定位上做出了區(qū)分,飛凡獨立后主要面向20-40萬元的中高端市場,智己則主打40萬以上的高端市場。雖然兩者在定位上有意做出區(qū)分,但預計還是難逃內卷的命運,兩者的公用資源類似,如果兩者沒有顛覆性的差異,一個東西賣兩份價格估計很難說法消費者。
雙方都面臨著挑戰(zhàn)
除了同門內卷外,智己汽車和飛凡汽車還面臨著自身和大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飛凡汽車雖然經過了數(shù)次易名,但是目前仍未完全擺脫在售車型中Marvel R、ER6的“出行市場”的標簽,而且ER6和MARVEL R曾被詬病是換殼的純電榮威,反觀多年前榮威以“低價低質”來博取銷量的行為,給消費者帶來的負面影響還未完全淡化,如今想要撐起過高的價格還需要一段時間說服消費者。
而智己L7的問題則是口碑隱患和競爭力的問題。從用戶權益上來看,此前飛凡R7摩天輪用戶可限時特享“訂金5倍膨脹”等權益,而智己L7的金融政策推出后,被其部分天使輪及A輪用戶吐槽不如飛凡。而且自官方公布配置后,有關智己L7是否“減配”的討論在各大論壇中不絕于耳。
其次,智己L7與蔚來ET7在定位和售價上十分類似,兩者的用戶群體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合的,僅從配置上來看,智己L7在蔚來ET7面前并未占據(jù)絕對的上風。而且如今蔚來更注重服務和高品質,而在用戶服務方面,從天使輪用戶權益受損,再到“減配刪帖”被飽受吐槽的智己L7顯然在談“用戶服務”上還和蔚來有些差距。
寫在最后
從智己汽車和飛凡汽車來看,可以看出上汽在新能源車型高端化之路上的舉棋不定。同時下注,一口氣多個品牌同行,有,但是并不多見。兩條腿走路確實快,但是當它們不能協(xié)同的時候,或許就會讓速度更慢也說不定。
上一篇:車動態(tài):威馬E.5上市;福特最新銷量;奔馳新車續(xù)航破千
下一篇:東風汽車:抓改革,促東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