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yè)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當前速遞!高管炮轟余承東,失去體面的長城汽車難尋第二輛“哈弗H6”

2022-07-19 15:58:18 來源:騰訊網(wǎng)

本文系深潛atom第518篇原創(chuàng)作品

7月,長城汽車按照慣例公布6月產銷快報。數(shù)據(jù)顯示,6月份,長城汽車共銷售新車101,186輛,同比微增0.52%,基本與去年持平。

長安銷售情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6月份累計銷量為518,525輛,同比下滑16.12%。產量方面,長城6月份產量為102,361輛,同比增長1.56%;1-6月累計產量527,839輛,同比下滑12.7%。

2022年長城汽車給自己定下了190萬的銷售目標,截止到6月份結束,長城汽車的目標完成率僅為27.32%。用二分之一的年度進度條,完成總目標的不到三分之一,這也意味著長城汽車需要在剩下的6個月完成超七成的年度目標,難度可想而知。

伴隨著銷量下滑的還有市值的暴跌,2021年10月,長城汽車曾創(chuàng)下69.80元高價,總市值高達6446億元,但是截止7月15日,長城汽車的市值已跌到3198億元,相比高峰期暴跌3248億元。

明星車型跌下神壇、市值難回巔峰,對比吉利、長安、比亞迪新自主三強,和新能源汽車賽道中動輒銷量漲幅過百的一眾新勢力造車選手,長城汽車在2022年上半年顯得落寞不少,似乎真的走入了魏建軍口中的“命懸一線”窘境。

01

尋找下一輛國民神車

沒有SUV車型的成功,就沒有長城汽車的今天。

2014年~2016年,國內SUV市場經歷了黃金增長時期,銷量增速分別為36.19%、59.93%、43.41%,遠高于同期轎車和MPV的增速。

將戰(zhàn)略聚焦于哈弗的長城汽車,在此期間充分享受到了SUV的時代紅利。在2014年~2016年期間,長城汽車的哈弗系列實現(xiàn)了年銷量52.1萬輛、71萬輛、93.8萬輛。其中在2016年,哈弗H6實現(xiàn)了年銷量58.1萬輛,占總銷量的54%,將“國民神車”這一形象打造得深入人心。

盛極而衰的道理已經被驗證了無數(shù)次,2017年,哈弗全年銷量為85.2萬輛,較上一年下降了8.6萬輛。在之后的2018年~2021年,哈弗系列全年銷量較2017年再次下了一個臺階,伴隨著SUV市場的銷量增長陷入停滯,哈弗的銷量也開始出現(xiàn)危機,再也沒能超越2016年的高光時刻。

去年9月,哈弗H6的SUV銷售冠軍之位被特斯拉Model Y奪走,累計99個月中國市場SUV銷量第一的神話被正式終結。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如果是企業(yè)自身原因導致的問題,或許通過自身努力能夠扭轉不利,但如果是消費趨勢轉變引發(fā)行業(yè)趨勢轉向,企業(yè)則很難通過自身努力來對抗?!?/p>

△哈弗H6

作為燃油車時代最后的輝煌,哈弗H6與其說輸給了對手,不如說輸給了時代。而國民神車的失勢,無疑也威脅著長城的基本盤。

而在長城汽車眾多品牌中,目前還沒有出現(xiàn)能夠接棒哈弗,讓消費者銘記于心的第二款“國民神車”。曾經,長城汽車和魏建軍希望魏牌可以成為這樣的存在,長城汽車在2017年推出了以董事長魏建軍的姓氏命名的品牌——魏牌(WEY),這是中國汽車史上首個以個人姓氏命名的品牌。

被貼上"中國第一豪華SUV品牌"的魏牌,僅憑VV5和VV7兩款車型,有過一段風光時期,2018年銷量達到14萬輛,一度成為了接棒哈弗H6的“保定希望”。然而魏牌此后便高開低走,年銷量一路下滑至2019年10萬臺、2020年7.8萬臺、2021年5.8萬臺。進入2022年,在原有VV系列車型停產停售之后,全新的混動咖啡系列車型,銷量依舊不振,月均銷量不足4000臺。

如果僅僅是SUV車型的銷量下滑,還不足以讓長城汽車面臨如今的困境,長城汽車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其中高端化探索的失利,新能源陣地的弱勢,是關鍵原因。

02

從追隨者到引戰(zhàn)者

還是借用借用魏建軍說過的一句話“中國汽車品牌要想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超越,只有在這3-5年的時間里快速放大現(xiàn)有的優(yōu)勢,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新賽道上領跑。而且中國汽車品牌的機會只有一次?!?/p>

但目前的銷量表明,在這幾年里長城如果還不能在新能源領域做出改變,那等待長城的也許就是被時代所淘汰。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機會曾經也擺在長城面前,但是它自己放棄了。2016年5月,魏建軍在股東大會上公開表示,電動汽車并不節(jié)能環(huán)保,現(xiàn)在并不是上電動汽車的好時候,長城只做新能源行業(yè)的追隨者。

正是這種追隨者的態(tài)度,讓長城錯過了成為新能源汽車領頭羊的機會。早在2008年,特斯拉首款產品問世的同一年,長城就在北京車展上,第一次展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概念車歐拉,但落地產品直到2018年才姍姍來遲,目前月均不足萬臺的銷量,與比亞迪動輒十多萬臺相差甚遠。

而承載了長城汽車創(chuàng)始人魏建軍太多期許的魏牌,在2021年進行了轉型,定位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視蔚來、理想等新勢力為競爭對手,并且走的是混動路線。但6月份銷量才2887。目前看來,大大落后的新能源汽車業(yè)務,還無法承擔起支撐長城汽車未來的重擔。

△WEY

更唏噓的是,對于新能源銷量的落后,魏建軍將其原因歸結于長城汽車不擅長營銷,他表示,魏牌在轉型之后賣得不好,只是因為搞營銷、整理念的能力不如蔚小理。

所以,魏牌CEO李瑞峰自上任后多次diss同行,將魏牌送上熱搜頭條。今年3月份,摩卡新車發(fā)布會后,李瑞峰公開Diss蔚來李斌,踩造車新勢力“以社會心理學上優(yōu)越感的構造,成功掩蓋了電車的先天不足”,明確提出“技術吊打蔚小理”、“造車不是造名詞,降落后技術換個包裝,就可以割韭菜”的言論。

今年7月,借問界M7上市的余溫,魏牌CEO李瑞峰又坐不住了,直接開啟了戰(zhàn)斗模式,發(fā)文稱“打鐵還需自身硬,增程式混動技術落后是行業(yè)共識,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詞。”并手動加載了#智能DHT是全球更好的新能源技術#、#余承東稱增程車不夠先進是胡扯#這兩個標簽。

△李瑞峰微博

不僅是李瑞峰語出驚人,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更是直接將矛頭對準如日中天的比亞迪。她認為,比亞迪股價受資本市場認可,是因為比亞迪“針對資本市場做戰(zhàn)略設計,產品可以不掙錢,盈利也可以沒有,要的就是科技的概念,新能源的概念”。言下之意,比亞迪只是一個擅長包裝的概念股,嗯,聽起來怎么像是說賈會計呢?

從魏建軍、到李瑞峰再到王鳳英,言語之外都是對自家的產品信心滿滿,問題都出自于營銷、包裝。但是,一而再挑起話題,甚至是不惜開撕,短時間帶來了話題和流量,但對于品牌形象也有不小損害,且這些流量并未轉化為銷量。

自己的銷量不行,反而大談特談別人技術不行,他人產品不好,讓人感覺這就是一個笑話。在長城汽車“2025戰(zhàn)略”發(fā)布會上,魏建軍給出市場和投資人一個瘋狂的目標:

“計劃要在2025年,實現(xiàn)全球年銷400萬輛的目標,其中80%將是新能源汽車,營業(yè)收入超6000億元,未來五年,累計研發(fā)投入達到 1000 億元。”

曾經宣稱“只做新能源行業(yè)的追隨者”的長城汽車,儼然錯失了很多,雖然如今苦苦追趕,甚至高管開始“有失體面”地炮轟同行,但已是困難重重。殊不知最好的發(fā)展時光已經被自己蹉跎了。

從2020年,魏建軍在長城汽車三十周年之際發(fā)問“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以來,長城汽車所做的努力并不少,不過,從最終的銷量成績來看,長城汽車似乎逐步邁入至暗時刻,在新能源轉型加速的當下,長城汽車和魏建軍急迫需要下一個“哈弗H6”

上一篇:世界頭條:唏噓!知名汽車品牌退出中國

下一篇:世界今頭條!新皇冠首款跨界車亮相:車型暫時不國產,一汽豐田“拿下”銷售權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