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創(chuàng)業(yè)圈 作者:黃宇昆
文|記者黃宇昆
(資料圖)
造車新勢力,總有新故事可以講。
9月29日,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9863.HK,以下簡稱“零跑汽車”)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自此,零跑汽車成為繼“蔚小理”之后在港股上市的第四家造車新勢力企業(yè)。不久后,零跑汽車的9月交付數據也如期而至。數據顯示,今年9月,零跑汽車共計交付11039臺,同比增長超200%,今年1-9月累計交付數量達87602臺。這家成立還不到7年的新勢力車企,風頭似乎逐漸蓋過曾經的三巨頭。
2015年,IT出身的朱江明投身智能電動汽車行業(yè),開啟了人生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2020年,在朱江明的力邀下,時任眾誠汽車保險董事長吳保軍加入零跑汽車,擔任聯合創(chuàng)始人、總裁。在一次采訪中,吳保軍曾公開表示,“在眾誠保險,我學習了金融領域的一些知識,尤其在投融資和推動公司上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p>
吳保軍加入后不久,零跑汽車成功拿到了43億元融資,2021年8月再獲60億元投資,而此次港股上市,又成功融資近60億元。事實證明,零跑汽車這對分別來自IT與金融行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搭檔,正在不斷擦出新的火花。
不過,對于零跑汽車來說,上市并非意味著一勞永逸。股價方面,投資者并不看好零跑,截至10月25日,零跑汽車股價收報19.36港元,較發(fā)行價已經腰斬。此外,根據零跑汽車2022年中期報告,今年上半年經營虧損為24.94億元,虧損同比增長144.5%,按照上半年交車數量來算,相當于買一輛車虧4.8萬元。
廣科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沈萌對記者表示,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爭奪激烈,二線品牌為了刺激交付量,背負了巨大的業(yè)績虧損?!耙坏┖笃谶@種經濟誘因減弱或消失,份額可能大幅下滑,對投資者來說是極大的不確定性風險?!鄙蛎日J為。
從0到3:IT男的三次創(chuàng)業(yè)
當下,年輕人討論最多的是“上岸”,但在上世紀90年代,年輕人更傾向于“下?!薄qR云、郭廣昌、史玉柱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企業(yè)家都是從那個時代走出來的。
1990年,23歲的朱江明從浙江大學畢業(yè),起初供職于浙江電子工業(yè)學校校辦廠,不過兩年后,朱江明就從校辦廠辭職,開啟自己的下海創(chuàng)業(yè)之路。彼時,朱江明遇見了他的第一個創(chuàng)業(yè)伙伴——傅利泉。1993年,兩人聯手創(chuàng)辦了杭州大華電子設備廠,主要業(yè)務是做數字程控調度機。
在學校里,朱江明學的是電子工程專業(yè),扎實的專業(yè)功底讓朱江明成為大華電子的第一批技術力量。多年后回憶起自己白手起家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時,朱江明不禁憶苦思甜,“當時連我在內總共就兩個研發(fā)人員,經常工作到凌晨?!?/p>
2000年,朱江明敏銳地抓住視頻監(jiān)控錄像技術數字化的契機,2002年帶隊研發(fā)出8路嵌入式DVR,帶領大華迅速切入安防領域,按朱江明的話來說,這應該是他人生中第二次從0到1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2008年,大華股份登陸深交所,41歲的朱江明收獲了人生第一家上市公司。
2015年是造車新勢力井噴的一年,小鵬、蔚來、威馬、理想都是在這個時間點前后成立的。彼時,大華股份已經躋身全球安防龍頭,而作為公司CTO的朱江明毅然決定跨界智能電動汽車行業(yè),對此有不少人表示不解,認為他是“不務正業(yè)”。不過,老搭檔傅利泉十分支持,2015年12月24日,零跑科技正式成立,注冊資本1億元,其中大華股份、傅利泉、朱江明分別出資3300萬元、3200萬元、2000萬元。
隨著蔚來、理想、威馬的首款量產車在2018年先后交付,在消費者面前刷足了存在感后,零跑汽車的第一款量產車S01直到2019年7月才姍姍來遲。此后的三年時間里,零跑汽車保持一年推出一款新車的速度,先后發(fā)布了T03、C11和C01,才算在這場新能源車大戰(zhàn)里站穩(wěn)腳跟。
和其他造車新勢力相同的是,零跑汽車也逃不過前期持續(xù)虧損的命運。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零跑汽車的總收益分別為1.17億元、6.31億元、31.32億元和50.82億元,經營虧損分別為7.31億元、8.70億元、28.68億元和24.94億元。
360創(chuàng)始人周鴻祎在投資哪吒汽車時曾表示,造車新勢力虧損很正常,新生勢力一定要看它的銷量。2021年,零跑汽車合計交付4.37萬輛車,同比增長443.5%。今年1-9月,零跑汽車合計交付量達到8.76萬量,同期蔚來、小鵬、理想的交付量分別為8.24萬輛、9.86萬輛和8.69萬輛。
僅從銷量上來看,零跑似乎已經能和一線品牌掰一掰手腕了,但目前的問題是,零跑汽車的銷量主要由T03貢獻,這是一款補貼后售價在10萬元以內的微型車,因此也導致零跑汽車在單車收入方面遠低于其它公司。盡管C11發(fā)布后彌補了零跑汽車在中高端市場中的空缺,但今年上半年C11的總交付量為1.89萬輛,仍遠低于T03的3.31萬輛。
強強聯合:金融與IT的化學反應
零跑汽車在資本市場能走到今天,除了和朱江明、傅利泉前期的資金支持有關外,和另一個人也有著緊密的聯系,他就是零跑汽車聯合創(chuàng)始人、董事兼總裁吳保軍。加入零跑汽車之前,吳保軍擔任眾誠汽車保險總裁、董事長。
和半路出家跨界到汽車賽道的“IT男”朱江明不同,吳保軍在進入金融業(yè)前在傳統(tǒng)汽車行業(yè)工作了近二十年,可以稱得上是一位老“汽車人”了。1993年從吉林工業(yè)大學畢業(yè)后,吳保軍進入廣州標志汽車工作,做的是生產部技術員,此后他又先后進入廣州本田、 廣州豐田任職,工作重心也轉向銷售、營銷方面。
2012年11月,吳保軍迎來職業(yè)生涯的首個轉折點,加入成立不久的眾誠保險擔任副總裁,開始涉足金融業(yè),兩年后,保監(jiān)會核準了其眾誠保險董事、總經理的任職資格。眾誠保險在2016年登陸新三板,這樣的經歷也為吳保軍日后在推動零跑投融資和上市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在朱江明的邀請下,吳保軍在2020年6月加入零跑汽車,時隔8年,他又回到了熟悉的汽車賽道。朱江明交給吳保軍的任務有兩個,一是利用自己在汽車營銷方面的工作背景打開公司新能源車的銷路,二是幫助零跑完成資本運作。
據吳保軍回憶,2020年他剛加入零跑時,與其它初創(chuàng)公司一樣,零跑也面臨“銷量差、產能弱、融資難”三大挑戰(zhàn)。具體來看,零跑T03剛剛上市,S01的銷量又始終萎靡不振,不管是消費者還是投資者,對零跑汽車的未來并不看好。在一次采訪中,吳保軍透露,“2020年主要依靠傅利泉、朱江明兩位股東個人續(xù)投的資金在苦苦支撐?!?/p>
因此,為了解決融資問題,吳保軍開始奔波在和各路投資人洽談的道路上。很快,零跑汽車在2021年初完成了43億元B輪融資,超募逾10億元,除了傅利泉、朱江明繼續(xù)增持外,還吸引了合肥市政府以及國投創(chuàng)益、浙大九智、涌鏵資本等投資方的青睞。同年8月和11月,零跑再次完成共計60億元的C輪融資,其中既有包括杭州國資在內的大型投資機構,也有像知名牛散葛衛(wèi)東這樣的個人投資者。
9月29日,零跑汽車正式登陸港交所,再次募得資金61.69億港元,吳保軍對媒體坦言,“公司接下來5年內的研發(fā)和生產,更有底氣了?!睆慕Y果來看,吳保軍沒有辜負當初朱江明的期望,因此,零跑對吳保軍也毫不吝嗇,根據零跑汽車招股書,2021年,吳保軍的總薪酬為3912.3萬元,其中工資及薪金343.5萬元,股份付款為3462.5萬元。同期朱江明的總薪酬為954.6萬元,工資及薪金166.7萬元,股份付款779.5萬元。
造車長跑:上市并非終點
在公開場合,朱江明時常標榜零跑汽車與其它造車企業(yè)是多么地與眾不同,“我們不是互聯網造車,也不是傳統(tǒng)造車企業(yè),我們是一家擁有IT基因的公司,相比之下,零跑更顯優(yōu)勢?!?/p>
記者注意到,目前造車新勢力的創(chuàng)始人團隊中,像吳保軍一樣有過金融從業(yè)經歷的二把手并不多見。以排在一線的“蔚小理”為例,僅有小鵬汽車的副董事長、總裁顧宏地有過金融從業(yè)經歷,他在加入小鵬汽車前曾任摩根大通亞太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董事長。其它諸如威馬、哪吒這些較為靠前的二線車企中,創(chuàng)始人團隊也都大多出身非金融行業(yè)。
眼下,作為國內第四家上市的造車新勢力,零跑汽車并不被投資者看好,上市不久股價較發(fā)行價已經腰斬。對此,朱江明倒也直言不諱,稱現在的確不是一個很好的上市時間段,“我們更關心的是真正的質量如何,盡快拿到我們的市場份額?!?/p>
對于朱江明和吳保軍來說,零跑汽車上市的確算是兩人共同創(chuàng)業(yè)下取得的階段性勝利,但正如朱江明所言,造車是一場長跑運動。上市并不意味著跑到了終點。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2 年上半年,中國約有 70 家汽車制造商銷售新能源汽車,其中既包括零跑汽車這樣的新入局者,也包括比亞迪、吉利這樣的老牌車企。沈萌對記者分析說,對于零跑、哪吒這樣的二線品牌來說,想要突破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瓶頸,必須要打造出差異化的競爭優(yōu)勢。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同時,如何保持零跑穩(wěn)健發(fā)展的勢頭,繼續(xù)擴大市場份額,是這對分別來自IT與金融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搭檔要考慮的主要問題。
在浙江大學2013年的一次校友訪談中,當被問及成功的定義,朱江明說,“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生活和工作融為一體”。創(chuàng)業(yè)對他來說,是興趣使然。但零跑何時才“領跑”,惟有等待時間給出答案。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