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圍爐小飲憶花開,每到神馳進(jìn)一杯?!?/p>
或許是因為天寒,在繼今年大火的“露營”后,最近“圍爐煮茶”這種生活方式頗受年輕人的青睞。
(相關(guān)資料圖)
三兩好友,圍著小小的爐子,看暗暗的小火跳動,空氣中暈開的白色水霧,聽茶壺里的水翻滾的咕嚕聲,聞滿屋飄逸的茶香。倒上一杯,暖意暈染開茶香,喝上一口,從身體暖到心里,再加之烤網(wǎng)上剛剛烤到微焦的的紅薯和板栗,直接幫你把入冬儀式感拉滿。
圖源小紅書@老鼠要吃貓
“圍爐煮茶”到底有多火?看看數(shù)據(jù)就知道了。
有著“網(wǎng)紅制造機(jī)”別稱的某書上,#圍爐煮茶#官方話題的瀏覽次數(shù)已經(jīng)達(dá)到1158.8萬。
而在某音上更絕,單單是#圍爐煮茶#話題的播放就有20.7億次,再加上其他衍生話題,合計超過24億。
這種生活方式究竟是如何爆火,成為現(xiàn)象級熱點的呢?相關(guān)的內(nèi)容為何能成為刷屏社交平臺的“流量密碼”?今天就來和大家分析一下。
1
別看“圍爐煮茶”好像最近才突然流行起來,但其實,“煮茶”是一種流傳已久的茶藝技藝,歷史悠久。
在中華文明鼎盛的唐宋時期,國人喝茶就是煮著喝的,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五之煮中,專門闡述了煮茶的過程。
當(dāng)時,上至朝野,下至百姓,煮茶之風(fēng)盛行。
當(dāng)時煮茶有多火?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北宋著名的美食達(dá)人兼“自媒體人”——蘇軾,就曾寫下“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币馑际遣灰诶吓笥衙媲八寄罟枢l(xiāng),還是將新火試煮新茶,共同品嘗吧。
他甚至專門為茶道寫了一首七律《汲江煎茶》,繪形繪聲地描繪了從取水、煎茶到飲茶的全過程: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茶雨已翻煎處腳,松風(fēng)忽作瀉時聲??菽c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你會發(fā)現(xiàn),古人對煮茶已是極致的講究,就拿這首詩來給大家翻譯一下。
煮茶最好用流動的江水(活水),并用猛火(活火)來煎。為了要用活水,自己提著水桶,帶著水瓢,到江邊釣魚石上汲取深江的清水。用大瓢舀水,好像把水中的明月也貯藏到瓢里了,一起提著回來倒在水缸(甕)里。再用小水杓將江水(江)舀入煎茶的陶瓶里。
水煮開了,雪白的茶乳(白沫)隨著煎得翻轉(zhuǎn)的茶腳漂了上來。斟茶時,茶水瀉到茶碗里,颼颼作響,像風(fēng)吹過松林所發(fā)出的松濤聲。只喝三碗,未必能治“ 冥思苦索”,使文思流暢。喝完茶,就在這春夜里,靜坐著挨時光,只聽荒城里傳來那報更長短不齊的聲響。
所以說,“圍爐煮茶”并不是“一夜爆火”的新鮮事物,而是一種傳統(tǒng)文化的“翻紅”。
那么多傳統(tǒng)文化,為什么偏偏“圍爐煮茶”火了?
2
為了探索其“翻紅”的原因,大家可以多看看“圍爐煮茶”的圖片和視頻。
比起單純的“煮茶”,“圍爐煮茶”更像是披著樸素外衣的下午茶。
但比起在高檔甜品店里泡好的茶和精致的糕點,“圍爐煮茶”泡茶,烘烤茶點都要自己動手,使人有參與感。在提供了自己動手的儀式感的同時,又透露著“返璞歸真”的趣味性。
小紅書@曼與蔓
“圍爐煮茶”不是簡單的喝茶,而是一種“氛圍感”拉滿的休閑活動。
一只小炭爐,一張鐵絲網(wǎng)盤,一柄陶制茶壺,桌子上擺滿琳瑯滿目的“烤物”,加上背景里的竹椅、磚墻烘托環(huán)境氛圍,配以典雅的院落和金燦燦的銀杏,誰能想到這竟然是北京的市區(qū)?
從布置到煮茶,從古樸的器皿到清幽的環(huán)境,加上中式元素的點綴,強(qiáng)烈的中式元素也給予年輕人文化認(rèn)同感和自信心,這一切都令人身心愉悅。
而且,這樣充滿氛圍感的環(huán)境很好“出片”,能夠滿足年輕人在社交平臺展示自己“不一樣的生活”這種心理。
一旦發(fā)出“圍爐煮茶”的圖片和視頻,能夠獲得他人的點贊,自然就會有更多的人加入討論話題或者創(chuàng)造新內(nèi)容,這樣“圍爐煮茶”自然就成了“流量密碼”。
小紅書@半日得閑肆
“圍爐煮茶”重點在“圍”,只有大于一個人了,才能稱得上“圍”,可見“圍爐煮茶”充滿了社交屬性。
在當(dāng)今環(huán)境下,面對面的社交難能可貴。而無論是飛盤也好,露營也罷,或者是圍爐煮茶,我們都能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共同點,那就是提供了社交的條件和環(huán)境。
周末,圍著爐子,和三五好友閑談,煮一壺?zé)釟饪M繞的茶,烤上各種香甜的小吃,暢談言歡,可謂“偷得浮生半日閑”。
小紅書@取伙
此外,“圍爐煮茶”和繁忙的都市生活拉開距離,給人一種“逃離世俗,歸隱鄉(xiāng)下”的錯覺,也迎合了年輕人“短暫避世”的心理需求。
大家會發(fā)現(xiàn),“圍爐煮茶”的爆火是在寒冷的秋冬,以及整個布置的桌面都很“滿滿當(dāng)當(dāng)”,而這種畫面就給人提供了溫暖的情緒價值和儲存物資的安全感。
小紅書@花仔粗來丸鴨
這兩年很流行“早C晚A”,意思是“早上一杯咖啡(coffee),晚上一杯酒(alcohol)”。
之前在網(wǎng)上看過一句話:“咖啡因明明能讓人清醒,可是它成為了白天的酒,打工人的麻藥;反過來,酒精使人迷醉,可它卻成了許多人夜里摘下面具,做回自己的解藥?!?/p>
而最近,“早C午T”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意思是“平時靠咖啡續(xù)命,周末靠純茶養(yǎng)生”。
同樣是短暫掙脫生活的壓力,比起“晚A”的醉生夢死之后,在第二天上班迎來宿醉的惡性循環(huán),“午T”更像是是一個“松弛感”十足的平衡點,它讓人從快節(jié)奏的時間催促中短暫地慢下來,得到喘息的閑暇。
可以說,“圍爐煮茶”讓人短暫抽離現(xiàn)實的煩惱,感受安撫的情緒價值。
小紅書@別踩我貓尾
綜上所述,“圍爐煮茶”的走紅并不是消費者盲目追求新鮮事物的表現(xiàn),而可以說是現(xiàn)代潮流選擇了這種傳統(tǒng)文化。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