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zhuǎn)自:當紅小花
(ID:ibajie2017)
演戲這塊,她永遠不會讓吃瓜群眾失望。
無論是部部4分+的穩(wěn)定發(fā)揮:
還是甭管綁架、戴孝、坐牢都要美美的半永久妝容:
鞠婧祎的4000年美貌一出,大伙兒可就不困了。
誰能想到。
在這些風吹不亂、火熏不黑的無暇美妝,俏皮可愛與仙女落淚之間來回反打的演技背后。
是一個個聰慧過人、獨立自強的大女主人設(shè)。
《蕓汐傳》里,太醫(yī)之女韓蕓汐,憑借高超醫(yī)術(shù)、聰明頭腦、善良內(nèi)心,深受百姓愛戴、破除禍國陰謀;
《如意芳霏》里,少女傅容出身金匠世家、聰敏好學,目睹姐姐不幸婚姻后發(fā)誓自立自強,掌控自己的命運;
新劇《嘉南傳》,郡主姜保寧擅長木匠機關(guān)術(shù),從小深知宮墻內(nèi)的不自由,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反抗淪為宮斗的提線木偶......
一個鞠式定律:
她的劇,沒人關(guān)注她演啥,甚至沒人關(guān)注跟她搭檔的男演員。
出圈的,永遠是她的鞠式妝造。
《嘉南傳》,又見她那紅彤彤的愛豆妝——
自然毛流感的一字眉,忽閃忽閃的長睫毛。
流暢眼線拉長眼尾弧度,漿果色口紅搭配同色系眼影。
每一步,都是潛心研究的變美小心機。
尤其,那一腦袋珠簾讓我們回到了童年。
小時候過家家扮公主,我們也會這樣,把家里能找到的珠子、鏈子、夾子,通通往頭上招呼。
至于為啥要在滿地木屑里穿著吸塵的羽毛披風,拿錘鋸敲敲打打的時候也要掛一頭珠簾?
認真你就輸了。
鞠婧祎并不是孤例,她不過是典型。
近些年來,古裝美人全是這一掛的。
乍一看挺美,卻再也無法讓人心動。
如果說,古裝丑男讓我們感受到了男演員迭代的顏值危機;
那么女演員,也早已審美降級——
千篇一律,再無古韻。
管你內(nèi)娛顏值天花板,還是清純性感小狐貍。
吹上天的美貌,在蚊帳紗裙、中分盤發(fā)的流水線造型下,都泯然眾人矣。
故事設(shè)定里,頭銜一個比一個響亮。
什么萬年修為的上古真神,權(quán)傾朝野的女帝王后,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公主貴族。
打扮卻是一個比一個敷衍。
簡易的發(fā)髻上插根玉釵,好點的多兩朵珠花,上位、大婚的場合就加一頂黃銅頭冠以示隆重。
而俠女、打女角色,扎個高馬尾、丸子頭就能演完全程。
屬于拍完戲換個衣服就能直接回家。
這些既沒仙氣也不貴氣的造型,常常讓我摸不著頭腦:
如今的劇組,連梳頭師傅都請不起了?
遙想當年,好的梳化造型,是可以給演員大大加分的。
《上錯花轎嫁對郎》,一直是古裝美的代名詞,也是“天下第一梳”楊樹云的代表作。
他的梳化,不光要美,還要融進人物的性格和身份中去。
武館之女李玉湖,性格憨直,嬌俏靈動。
富有層次感的編發(fā),加上長線條的步搖和耳環(huán),讓她的輕盈活潑呼之欲出。
嚶嚶嚶甜死了
發(fā)飾多是常見的珠花和絹花,顏色與溫柔粉系的絲綢衣裙相呼應。
既襯托了黃奕的長相優(yōu)勢,又符合李玉湖江南小家碧玉的身份。
圖源網(wǎng)絡(luò),侵刪
富賈之女杜冰雁,知書達理,氣質(zhì)出塵。
她的家境和身份一直好過李玉湖,所以發(fā)飾多是金玉珠寶,發(fā)髻也是高貴典雅的盤發(fā)。
隨著杜冰雁走南闖北,女裝、男裝、婚裝、士兵裝、將軍夫人裝,不斷變化。
從化妝造型就能明顯感受到她各個階段的成長。
圖源網(wǎng)絡(luò),侵刪
昌平公主配寶石鳳釵,啞妹梳著可愛的雙丫髻,大丫鬟小巧特意添上一撂狐貍卷。
在這部言情喜劇里,丫鬟是丫鬟,小姐是小姐,貴族是貴族。
階級地位不同、人物性格不同,但女性角色各有各的千嬌百媚。
經(jīng)典老劇最怕翻拍。
今年有部小糊劇《花好月又圓》,不說,誰都看不出它就是《上錯花轎嫁對郎》的新版。
海報上,左李庚希,右孫安可。
一時間竟看不出,哪個對標李玉湖哪個對標杜冰雁。
兩個人的表演,缺少風格反差,都是在故作少女感。
就說拒婚這段。
孫安可飾演的郡主陸英瑤嘟嘴皺眉向爹爹撒嬌,嬉皮笑臉想著逃婚的鬼主意。
誰能想到,她演的是杜冰雁那個角色。
而原版杜冰雁呢?
一舉一動斯文儒雅,她拒婚的動作是——撫琴。
以琴聲的急,來展示內(nèi)心的亂。
最后在孝道的壓制下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命運,她含淚一字一句地對父親說:
“別說齊三公子重病纏身,他就是死了,我也嫁?!?/p>
明里暗里都在膈應父親“賣女求榮”。
外柔內(nèi)剛的個性不言而喻。
妝造千篇一律的背后,其實有一個更本質(zhì)的問題:
古裝劇角色性格的扁平化。
大家長的差不多,演的也差不多。
以前,在楊樹云等古典派之外,古裝劇造型也曾深受香港造型團隊的影響。
編發(fā)手藝不比內(nèi)地,就從發(fā)飾的款式上另辟蹊徑。
不同于現(xiàn)在千篇一律的金鏈子銀鏈子,那時候任何材料都可以用來造型。
比如《小李飛刀》的林詩音,開創(chuàng)了扇子簪發(fā)的先河。
加上幾朵輕紗做的簪花,輕盈剔透,平添一絲仙氣和俏麗。
還有一款蕾絲發(fā)帶的造型,簡簡單單,但照樣襯得她溫婉似水。
《武林外史》里的白飛飛,一個冷艷又熱烈的少女反派。
一身葉子裝,讓人眼前一亮。
同時又很符合她身上的飄零感和難以捉摸的感覺。
這兩部劇的造型,都出自與張叔平、葉錦添齊名的香港造型師吳寶玲之手。
以她為代表的創(chuàng)新派,讓古裝劇走向了混搭融合的新路子。
從此,女演員的頭上便多了許多熱鬧。
漁網(wǎng)、羽毛、絨毛、珠片、彩帶、鈴鐺......
那些年,也許一些服裝發(fā)飾看著廉價,但就是給人好看的氛圍感。
像《水月洞天》的尹天雪:
《陸小鳳之大金鵬王》的上官丹鳳:
《寶蓮燈》的嫦娥:
《風云雄霸天下》的幽若:
美得千姿百態(tài),小時候看過一眼便再也忘不了。
雖然中間也創(chuàng)新出了一批天雷滾滾的造型,但至少那還是個有差異、肯想象的年代。
反觀現(xiàn)在,古裝女主1X88工廠同源批發(fā),女主女配女N白紗主題團建。
張叔平打個樣,古裝劇接下來十年都照著抄。
夠了,真的看夠了。
古裝劇迷信張叔平也不是一天兩天。
檔期再忙,也愿意把質(zhì)量賭在他身上。
2005年,《風云2》全劇組的造型,就是張叔平花了三四個小時趕工出來的。
全員離子燙,環(huán)保材料大拼盤。
別問,問就是你不懂大師的先鋒美學。
當時張叔平認為黃奕性格爽朗,于是給她設(shè)計了一個焦黃的爆炸頭。
那是我短暫的人生經(jīng)歷里,第一次看到打扮得像乞丐的女主。
我想演完《大明風華》的湯唯看了,內(nèi)心一定會平衡很多。
縱使再多獎項在手,張叔平的多次翻車也早已證明:
沒有用心投入,大師也是白搭。
再說回楊樹云。
他同樣是87版《紅樓夢》的造型師,他那時只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舞臺化妝師。
跟組三年,史延芹設(shè)計了2700多套衣服,他就配套化了2700多種妝。
為了還原曹雪芹的文學化想象,楊樹云翻閱古籍字畫,觀察現(xiàn)實中的柳葉,夜里做夢都在想化妝手法。
單是黛玉那雙眉,就參考了卓文君的遠山眉,楊貴妃的淚妝,西施的捧心蹙眉。
以及改琦在《紅樓夢詠圖》里畫的黛玉,有一雙八字低眉。
最后在自己的理解上,才有了陳曉旭版本的“似蹙非蹙罥煙眉”。
黛玉初入賈府,最先亮相的是一只手。
這只手,楊樹云仔仔細細化了兩個小時,還特意買了一只珍珠銀戒戴上。
為的就是,“你們看到這雙手,就想到有這么一雙手的人,應該是長什么樣的臉?!?/p>
可以傳世的造型,建立在楊樹云熟讀7遍紅樓、對人物了如指掌的基礎(chǔ)上。
而如今的古裝劇,莫說造型師,主演都未必能達到這樣對人物的理解高度。
為古裝仙俠劇縫衣制釵的張叔平們,在意的不是人物,而是自己的錦衣華服。
最終,不是人穿衣服,倒像是衣服套住了人。
演員最美的時候,一定是在鏡頭里。
風華絕代,都是借角色的光。
而如今,都反過來了,角色需要消費演員的美貌人設(shè)。
結(jié)果呢?
古裝美人,再無靈魂。
點“在看”,留下一個喜歡
上一篇:71歲的張藝謀,三次與奧斯卡擦肩而過,這一次能夠成功么?
下一篇:漫威殺瘋了!又一大波新劇來襲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