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愛貓小說家
其實有很多意難平的電影,都會讓人刻苦銘心。
但這一部,看過之后總有兩種心情在打架。
好像這是一個對主角們最好的結(jié)局,可又想要給他們一次重來的機(jī)會,讓他們永遠(yuǎn)在一起。
這就是《La La Land》,中文譯名《愛樂之城》,入圍第8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dǎo)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女角、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最佳原創(chuàng)歌曲/ 配樂、最佳音效剪輯、最佳音效混音、最佳藝術(shù)指導(dǎo)、最佳攝影、最佳電影剪輯和最佳服裝設(shè)計總共14項提名領(lǐng)跑。最后斬獲最佳導(dǎo)演、最佳女演員、最佳攝影、最佳原創(chuàng)配樂、最佳原創(chuàng)歌曲、最佳藝術(shù)指導(dǎo)6項大獎。
正好今年圣誕是這部影片上映五周年(美國上映時間),我忽然想起這部電影創(chuàng)造的奇跡,不拿出來說一說,總覺得缺點什么。
一
“一次小小的邂逅,可能就是苦等的機(jī)遇”
當(dāng)年這部電影,中國內(nèi)地在2017年的2月14日情人節(jié)這天上映,我和朋友一起在電影院看的。電影院里坐著的大多都是情侶,而我看完之后卻流下了年少無知的淚水。
少不更事,很容易被感動,但我一直以為這是一部好結(jié)局的電影,畢竟開頭那“極具野心的堵車長鏡頭”的開場,足以調(diào)動電影院里所有人的歡快細(xì)胞,和畫面里的人們一起跳躍。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這個場景頭的拍攝,導(dǎo)演真的租下了一段真實的高架橋公路,演員們都是真的上躥下跳,想必為了少拍幾遍,演員的功底可想而知。
這樣一部“高難度”電影,講述了一個俗套的愛情故事:
米婭(艾瑪·斯通 Emma Stone 飾)渴望成為一名演員,但至今她仍舊只是片場咖啡廳里的一名平凡的咖啡師,盡管不停的參加著大大小小的試鏡,但米婭收獲的只有失敗。某日,在一場派對之中,米婭邂逅了名為塞巴斯?。ㄈ鸲鳌じ咚沽?Ryan Gosling 飾)的男子,起初兩人之間產(chǎn)生了小小的矛盾,但很快,米婭便被塞巴斯汀身上閃耀的才華以及他對爵士樂的純粹追求所吸引,最終兩人走到了一起。
在塞巴斯汀的鼓勵下,米婭辭掉了咖啡廳的工作,專心為自己寫起了劇本,與此同時,塞巴斯汀為了獲得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加入了一支流行爵士樂隊,開始演奏自己并不喜歡的現(xiàn)代爵士樂,沒想到一炮而紅。隨著時間的推移,努力追求夢想的兩人,彼此之間的距離卻越來越遠(yuǎn),在理想和感情之間,他們必須做出選擇。
后來他們分開了,像最初的巧遇一般,他們分開的時候,也湊巧想到了一起,他們甚至沒有說分手,就這么各自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jìn)了。
他們相遇在五年后,冬天過去了,米婭有了驕傲的事業(yè)美滿的家庭,來到一家音樂酒館,遇上了塞巴斯汀。她坐下來看著臺上的他,他們對視,他彈起鋼琴,仿佛這里只剩下了這兩個人,導(dǎo)演用蒙太奇的手法讓所有事情重來,他們來到之前圣誕節(jié)那年的餐廳,塞巴斯汀想要彌補當(dāng)年的錯失良機(jī),他們遇見時擁吻,重新來過。
浪漫的故事搭配極致的畫面,相遇在一起,撞出奇妙的火花。
電影畫面里的每一幀都好像被調(diào)色盤暈染過,女主的漂亮鮮艷的裙子,跳起舞唱著歌,男女主在家里紅色的色調(diào),曖昧極了;日出、黃昏、日暮,每個鏡頭毫不多余,主角們恰到好處的獨處,又戲劇般地奔赴愛情。
對于觀眾,電影的好處,可以讓浪漫“情景再現(xiàn)”,做一個完美結(jié)局的夢,和主角無關(guān)。
二
“你是否只能看見人群中的那個人”
他們眼里只有彼此,于是人群中一眼看得見的,只有彼此。
“Is someone in the crowed the only thing you really see
你是否只能看見人群中的那個人
Watching while the world keeps spinning "round
繽紛世界里你駐足展望的那個人
Somewhere there"s a place where I find
在某個地方我會發(fā)現(xiàn)
Who I"m gonna be
我將成為的樣子
Somewhere
而那個地方
That is just waiting to be found
等待著我去發(fā)現(xiàn)”
故事線雖然俗套,用的是“男孩遇見女孩,他們相愛了”的電影常用套路,但《La La Land》脫穎而出的原因,是在電影的視聽語言的呈現(xiàn)上,導(dǎo)演使用了大量的裝置藝術(shù),用色塊、形狀以及光線明暗區(qū)做出來明確的風(fēng)格特征,加入的音樂元素更是帶動主角們的故事發(fā)展,隨著“春夏秋冬”的季節(jié)變化,人物的生活也在甜蜜與矛盾中發(fā)展,現(xiàn)實生活很貼實際,最后兩人的重逢也更浪漫更夢幻,卻終究不是現(xiàn)實。
當(dāng)年網(wǎng)易云熱評很火的時候,看過這樣一條評論:最后一次的對視也許就是:“假如一切重來,我會在第一次見面時吻你,推掉工作來看你的第一次表演,我會辭掉工作來陪你來巴黎,巴黎也有美好的爵士樂,我們會有美好的家庭,把孩子丟給保姆的夜晚,我會開車帶你出來吃飯,然后一起走進(jìn)酒吧,聽別人彈奏我的曲子。”
那個對視之后的故事,導(dǎo)演用近乎絲滑的轉(zhuǎn)場方式,用著輕音樂鋪墊這樣長達(dá)三分鐘以上的蒙太奇鏡頭,就只有米婭的那一句臺詞,之后便是一場美夢。有些話說不出口,有些時光就那么錯過了。
我還是想要他們在一起。就像是,“我已經(jīng)和他在腦海里過完了一輩子?!?/strong>
三
“敬那些做夢的人”
它為何起名《La La Land》:
“LA LA LAND,Urban Dictionary上給出了兩種釋義,其一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其二就是指代好萊塢專有的脫離現(xiàn)實,不切實際地追逐夢想的氛圍。這個名字似乎對于電影的主題正中靶心,可以稱得上絕妙:男主女主脫離過去的生活,前往好萊塢追夢,米婭想當(dāng)演員,卻只能在咖啡店當(dāng)臨時工,試鏡屢試屢敗,塞巴斯汀是癡迷爵士樂的鋼琴家,卻連在飯店彈奏助興曲都要被掃地出門,兩人偶然相遇在人生的低潮點,卻又有共同的藝術(shù)夢,一拍即合心心相印,確實是陷入了自己的La La Land里?!?/p>
單看標(biāo)題,這大寫的LA二字,就在不動聲色的說出故事的主要城市:LA, Los Angeles,洛杉磯。在電影里,城市是作為一個極具魅力的獨立角色存在的,甚至比男女主角還要重要,畢竟男女主只是這間城市里千萬追夢的青年中的一個,而洛杉磯,好萊塢,是永遠(yuǎn)無法替代的存在,這個故事,其實就在為追夢人“圓夢”。
大部分電影,總是要加入旁白、口播敘事來講劇情,好像不這么處理就沒辦法繼續(xù)往下拍一樣。而這部電影的導(dǎo)演,簡直就是個天才,他刻意削減了用語言交代故事的比例,轉(zhuǎn)而盡可能多地用畫面來敘事,讓劇情飽滿,人物更鮮活。
對于導(dǎo)演,他不只有這一部電影稱得上好片,我記得高中時候看他的《爆裂鼓手》,真的有被驚艷到拍手叫絕。
電影除了講故事,更難得的是將俗套的故事包含在更多花樣里。
你說這是一部愛情片,沒錯,好像相愛也不一定非要在一起。
你說這是一部青春歌舞片,也沒錯,音樂舞蹈相融合,特別舒適畫面很美。
這還是一部追求夢想的電影,有夢想很難得,實現(xiàn)夢想的過程更讓人向往。
電影里有一句臺詞,印象很深刻:敬那些做夢的人,哪怕他們有點傻,敬那些痛著的心,敬我們制造的混亂。
是啊,不切實際的夢想那么多,說出來的時候那么可愛;總有一段時間在做很傻的夢,但值得尊敬的是,到現(xiàn)在也沒說放棄。我們只需要這瘋狂的感覺,與噗通亂跳的心,但愿它一直都在。
最后敬未來的電影界,敬所有愛過的人們。
?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