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點電影原創(chuàng)
最近打開微博,總要堵心幾秒。
各種原因,老妹兒不說自明。
也許,無力與不安是人生的必修課。
既然來不及揮手,不如將這場告別當作——
疫情,仍未偃旗息鼓。
當它繼續(xù)影響我們的生活,導演吳學競選擇將鏡頭對準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國留學生。
第一期主人公,周倩儀。
就讀于德國萊比錫大學、想當物理學家、熱愛音樂、打算回深圳組個樂隊……
在游戲世界里,她是一個結(jié)過八次婚、有兩個孩子的“渣男”。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她已經(jīng)挑好了與心上人永浴愛河的婚禮歌曲《Crazy About You》:
“總有一天你會再想起我,對不起寶貝,那時我們早就分道揚鑣,省下你那些道歉吧?!?/p>
骨子里堅韌灑脫,哪怕當她確診癌癥。
?起初,胃里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周倩儀沒放在心上,依舊專注于學業(yè)。
后來,情況愈發(fā)嚴重。
僅一個星期,她的腹部就膨脹得如同懷孕一般,轉(zhuǎn)身便疼得厲害。
朋友拖著她去醫(yī)院。
腹腔鏡檢查完成,醫(yī)生告知她:這可能是一個腫瘤。
“這最多就是個胃病,我不可能得胃癌?。 ?/p>
周倩儀不愿接受。
她特地趕赴德國求學,從本科重新學習理論物理,為的是一個念頭:
我肯定能做些什么的,一些讓我人生與眾不同、一些真正有價值的事情。
我,才剛剛出發(fā)。
可是,癌癥晚期無治愈可能。
化療也只能多存活兩三年。
周倩儀考慮到德國是免費醫(yī)療,同時不愿耽誤學業(yè),便繼續(xù)留在這里。
一年半治療,過程之艱辛并未詳述。
病情沒有好轉(zhuǎn),周倩儀唯有積極尋找其它解決方案。
母親陪她輾轉(zhuǎn)醫(yī)院,一次次努力的結(jié)果:指標下降,但仍未達到手術(shù)標準。
一期化療效果不錯,后期情況惡化。
不止胃腺,盆骨卵巢生出體積巨大的腫瘤,肝臟旁有一個核桃大小的腫瘤,而腹膜上的病灶則呈密密麻麻的小顆粒狀。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人會放棄手術(shù)。
但周倩儀不愿做姑息治療,決定放手一搏。
萊比錫醫(yī)院的醫(yī)生態(tài)度十分消極,甚至醫(yī)院已將臨終關(guān)懷提升日程。
周倩儀始終積極備戰(zhàn),爭取達到可以手術(shù)的程度,迎接一個奇跡。
上海的朋友幫她聯(lián)系醫(yī)院,聽說做完NIPS治療后60%的病人可以控制在較好的指標,有條件爭取更多存活機會。
周倩儀看到希望,殊不知此后仍有艱難險阻。
回國,隔離期至少兩周。
中斷治療怎么辦?
繁復的日程,定了又改。
好不容易安排妥當,上海醫(yī)院又給出最新反饋:
如果一開始就用NIPS治療會有效果,但現(xiàn)在患者治療時間太長、用藥太多,會有一定耐藥性。
想在原有基礎(chǔ)上達到更好的效果,很難。
周倩儀看過消息后,心情跌入谷底。
“后悔沒有早點回去唄,后悔也沒用啦?!?/p>
她嘗試用輕松的口吻去表達彼時疼痛無以復加的情緒,說著說著便泣不成聲。
想寫好論文、想完成學業(yè)、想成為物理學家光耀門楣……
可現(xiàn)在,只想活著。
周倩儀極少數(shù)失控的狀態(tài),在鏡頭前袒露無遺。
她扯著被子將頭蒙起來,為自己隔絕出一個可供宣泄的空間,并盡量平靜地說一句:我沒事。
但鏡頭之外的我們依舊能感受到,有什么東西正在悄悄崩塌。
患癌,聽起來是一件太沉痛的事。
但正如老妹兒剛剛所說,周倩儀對情緒的表達一貫克制。
絕大部分時間,你不會在她臉上捕捉到哀傷的神情。
艱澀而不可知的未來,依著她就是見山翻山,遇水渡河。
只要向前走,總會有路的。
她愛天文物理,與伙伴熱烈討論,句句不乏崇敬、不乏溢美之詞。
媽媽偶爾會在旁邊念:
讀外貿(mào)的就找外貿(mào)的工作,一個月工資又高,待遇又好。
她又不愿意,不愿意也沒辦法,她想當科學家,那個理想太大了。
她很努力,很努力卻把身體熬壞了,那怎么辦?
周倩儀大概聽多了這種話,并不辯駁。
說什么呢,媽媽是愛她疼她,以上代人的眼光去衡量,自然覺得女孩子一生安穩(wěn)最重要。
但周倩儀有一個物理夢、一個渴望激發(fā)女孩子學科學的夢。
以前,總想著討父母喜歡,于是選了全無興趣的經(jīng)濟學專業(yè)。
靜下來,周倩儀也會有茫然無措:我到底在干什么?我到底以后要干什么?
唯一答案,還是物理。
遠赴德國,清晰的目標,清晰的規(guī)劃。
每天在圖書館泡6到8個小時,身心充實且愉悅。
她堅定不移地確定了一種未來。
這種未來卻被病癥推翻了。
回國之后,依舊不停往返醫(yī)院。
父親有自己的考量,對上海沒有信心,主張回到更熟悉的廣州治療。
而周倩儀在屢次“碰壁”之后,只有一個期許:比起最好的醫(yī)生,她更希望遇見一個對自己有信心的醫(yī)生。
努力許久,情況始終不如人意。
醫(yī)生同意開刀,但開刀只能減輕癥狀,原病灶無法切除,癌癥不會根治。
更糟糕的結(jié)果是,切開后無從下刀,然后原樣縫合。
周倩儀躺在床上,看著《卡西尼號的絕響:土星之旅最終章》。
旁白念道:在太空漂泊了20年后,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即將耗盡最后一滴燃料……
周倩儀禁不住擦了擦眼角。
“我們都是星塵,其實就是星星死了會爆炸,然后變成下一代星系的原材料?!?/p>
最終,周倩儀化成了星塵。
周倩儀與畫出《滾蛋吧腫瘤君》的熊頓一樣,身上擁有女性堅韌的力量。
熊頓會以歡脫可愛的筆觸裝點疼痛的記憶,稀釋絕境之下的苦楚。
白百何也在同名影片中演繹出熊頓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我愿用微笑為你趕走這個世界的陰霾。
周倩儀病重不忘調(diào)侃:我覺得自己在做一場蹩腳的勵志表演。
時間越來越少,還放不下什么?
她告訴弟弟:天文學、物理學要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一定記得告訴我。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
有關(guān)系。
因為你來過。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