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撰稿人 | 小熊軟糖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有這樣一位超級英雄。
他,常在黑夜中現(xiàn)身,打擊邪惡。
他,是恐懼的化身,從不以真面目示人。
他的慣用武器,是由戰(zhàn)衣上取下的鋒利飛鏢。
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喊出他的名字——
《蝙蝠俠》
《月光騎士》
3月,DC的《新蝙蝠俠》上映,贏得國內(nèi)外粉絲一眾好評。
月末,漫威不甘示弱,推出新劇集《月光騎士》。巧合的是,這位初次被影視化的超級英雄,一直以來都被很多人調(diào)侃為漫威版“蝙蝠俠”。
第一集播出后,IMDb均分7.3,爛番茄爆米花指數(shù)92%,算得上是不錯開局。
如果要時光君給這部新劇一個評價,我也會說它:
很不漫威。
引人入勝
連載劇集,第一集往往至關(guān)重要。
懸念鉤子怎樣下,爆點何時引燃,才能既激起觀眾興趣,又不至使其高呼“看不懂”,是門深奧學(xué)問。
目前來看,《月光騎士》做得挺成功。
由奧斯卡·伊薩克飾演的博物館禮品店店員史蒂文·葛蘭特,一登場便有諸多奇異舉止。
起床,先是解開自己腿上的鐐銬。之后,視察床邊細沙是否有多余腳印。最后,再確認門縫上的膠帶沒有被撕開痕跡。
做過這一切,才好像尋常人一樣,趕公交去往博物館上班。
職場上,史蒂文是實打?qū)嵉膌oser,對埃及神話了解深入,卻當不上解說員。每天被上級呼來喝去,對方卻連他的名字都記不住。
女同事倒是頗為親切,主動向他確認第二天的約會事宜。
然而史蒂文根本不記得自己約過對方,身為素食主義者的他,也不可能選牛排館作為約會地點。
入夜,他還要強迫自己保持清醒。
他在畏懼什么?
很快,我們得到答案:
史蒂文是一名分離型身份障礙患者。
他的體內(nèi),還擁有一重叫做馬克·史貝特的美國雇傭兵人格。
當然,史蒂文本人并未察覺這一點,這才每日惶恐不敢入睡,生怕醒來后自己又“夢游”到其他地方。
甚至更慘,還會莫名其妙遭人追殺。
從目前的劇情來看,馬克偷走某神秘組織的圣物圣甲蟲,由此被反派亞瑟·哈羅(伊?!せ艨?飾)盯上。
麻煩的是,史蒂文清醒期間,馬克無法自如地控制身體。
僅在生死關(guān)頭,才能強行上號,保障自己人身安全。
另一邊,將一切當做夢境的史蒂文,也在現(xiàn)實中發(fā)現(xiàn)種種不對勁。
他開始不斷看到月神孔蘇的幻象,并能夠聽到體內(nèi)馬克的聲音。
在博物館被野獸追殺時,他接受馬克的提議,移交身體控制權(quán),第一次在我們眼前化身為一襲白袍的月光騎士。
第一集在此戛然而止。最初的懸念得以解答,卻又引出更多疑問。
馬克究竟有過怎樣的經(jīng)歷,他為何要盜走圣甲蟲?
得知真相的史蒂文,未來將如何與馬克相處,他真的只有雙重人格嗎?
亞瑟·哈羅與其信仰的阿米特神,最終目的又是什么?
看過《月光騎士》,不得不再次承認,挖坑,漫威的確是專業(yè)的。
“非典型”超英
留心便會發(fā)覺,月光騎士并非常規(guī)意義上以救人為己任,永遠避免傷害他人的超級英雄,而是與毒液類似,更矛盾也更暴力的反英雄。
盡管第一集剪去了大部分打斗場面,但馬克的兇殘程度,由出血量就可見一斑。
同時,本劇在英、法、西班牙等國分級均為16+。有影評人稱,后續(xù)埃及部分的劇情有著濃厚恐怖片氛圍,第四集開始甚至變得血腥。
如此“不漫威”的尺度,其實都要歸咎于漫畫設(shè)定。
月光騎士首次登場于1975年《午夜狼人》第32期漫畫,原名馬克·史貝特。
他本是反派角色,后因受讀者歡迎,才改邪歸正為超級英雄,并擁有了自己的獨立故事。
馬克出生于美國芝加哥的猶太家庭,長大后,馬克加入過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當過CIA的情報人員。
最后為賺錢更快,他選擇去做雇傭兵。
結(jié)果在埃及做任務(wù)時,馬克不幸喪命,月神孔蘇將馬克復(fù)活,但代價是他要作為自己在地球上的代理人。
從此,馬克化身月光騎士,開始行俠仗義的超英生涯。
由于受到月神孔蘇的加持,月光騎士在晚上時,體能、速度、耐力以及力量會隨著月光而增強。
他還能夠在黑暗中不用道具輔助而看見事物,在陰影較大的區(qū)域隱身活動?;\罩在月光中時,馬克身上的傷會得以治愈。
有別于其他英雄的是,復(fù)活后的馬克患有嚴重的分離型身份障礙,其他人格包括富豪史蒂文·葛蘭特、出租車司機杰克·洛克利,以及身穿白西裝的顧問騎士先生。
馬克利用不同身份收集情報線索,以更好打擊犯罪,其本身卻也飽受人格分裂困擾,行事手段更殘酷暴烈,堪稱殺人不眨眼。
有漫畫的暗黑基調(diào)在,劇集的大尺度也就不足為怪。
不過,從第一集來看,電視劇的改編還是很多的。
主角直接從馬克變成了他的附屬人格史蒂文,人設(shè)也從華爾街巨鱷淪為禮品店店員。
反派亞瑟·哈羅在漫畫中并無太大存在感,僅是名研究疼痛理論的醫(yī)生。盡管他因此被提名諾貝爾獎,但作為毫無超能力的普通人,在神仙打架的超英漫畫世界實在不夠看。
而在劇中,哈羅成為阿米特神的信徒。
埃及神話中,阿米特是一頭擁有鱷魚頭,獅子上身及河馬下身的生物。
死神阿努比斯會將死人的心臟與真理的羽毛放在天秤上。若心臟比羽毛重,代表該人曾作了壞事,阿努比斯會將他交給阿米特吞下。
因此,阿米特其實并不被看作神明,人們畏懼它,而非敬仰膜拜。
哈羅口中的阿米特則更接近于審判者,遭眾神背叛,由于厭倦等待人們犯下惡行再施以懲罰,于是通過哈羅提前進行裁決。
哈羅手臂上鱷魚頭組成的天平,正是阿米特的形象化身。
至于另一反派午夜人,他的本名為安東·莫加特,是一名世界聞名的藝術(shù)品竊賊。
由于在偷盜莫奈畫作時與月光騎士發(fā)生沖突,安東掉進河里,被有毒的化學(xué)廢水腐蝕臉頰,并被警方?jīng)]收了所有贓物,從此成為月光騎士的死對頭。
相比亞瑟·哈羅,午夜人的知名度其實要更高一些。不過目前未在劇中登場,尚不知他與哈羅及馬克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
整體來看,劇集與漫畫情節(jié)差異極大。僅保留最為精髓的以暴制暴黑暗風(fēng)格,與復(fù)雜的多重人格設(shè)定。相信今后的劇情也會圍繞這兩方面展開。
對外,史蒂文要面對邪惡神祇的威脅;對內(nèi),還要同自我混亂的精神世界做斗爭。
《月光騎士》后續(xù)發(fā)展,時光君很期待。
實驗繼續(xù)
前面提過,這是一部拋卻漫威光環(huán)的劇集。
比起去年幾部為擴大MCU版圖而誕生的新劇,《月光騎士》更獨立,與MCU其他人物及故事均無關(guān)聯(lián);更易懂,即使沒看過任何漫威電影或影視劇,也能看得開心。
也因此,更易放手施為。
本劇是奧斯卡·伊薩克第三次加盟漫威相關(guān)作品,繼《X戰(zhàn)警:天啟》中化妝化到面目全非,《蜘蛛俠:平行宇宙》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后,《月光騎士》中,我們終于能正式領(lǐng)略這位奧斯卡影帝的顏值與演技。
史蒂文多重人格的設(shè)定,在奧斯卡的精湛演出下,呈現(xiàn)出更有趣的效果。
他很孤獨,又非常話癆。
遇到感興趣的事物會侃侃而談,連被人追殺時都管不住自己喋喋不休的嘴。
分不清現(xiàn)實與夢境而產(chǎn)生的疲憊感與驚慌,為原本可憐的形象平添一重笑點。
有網(wǎng)友看過后甚至打趣,每周遲到曠工被上司罵,怪不得是“月光”騎士。
在多重人格的表達形式上,本劇則選擇鏡面作為媒介。
既方便觀眾區(qū)分史蒂文與馬克,也有效增強不安感及恐怖氣氛。
過去MCU作品中,僅出現(xiàn)過以奧丁為首的北歐諸神,且比起神明,更接近于外星人。
而在《月光騎士》后續(xù)劇情中,我們將跟隨史蒂文一同抵達古老神秘的埃及,阿米特與月神孔蘇或許也將正式登場。
富有宗教與神話色彩的故事,總令人著迷,不是嗎?
另外,漫威給了《月光騎士》足夠多的自由,并不意味著劇集結(jié)束,我們便要徹底告別這位超級英雄。
盡管目前尚沒有拍攝《月光騎士》第二季的打算,但本劇執(zhí)行制片人柯蒂斯表示,他相信月光騎士適合MCU向前發(fā)展的“任何角落”。
別忘記,《永恒族》彩蛋中,在戴恩·惠特曼即將取出烏木刃化身黑騎士時,畫面外響起刀鋒戰(zhàn)士的聲音。
漫畫中,刀鋒戰(zhàn)士與月光騎士、奇異博士、惡靈騎士、暗夜狼人等均是超英團隊“午夜之子”的成員,鑒于他與史蒂文同處倫敦,未來若見個面合作一下,恐怕也不是什么難事。
唯一遺憾的是,午夜人的扮演者加斯帕德·尤利爾,于今年1月在一場滑雪事故中過世。
即便劇集推出續(xù)作,日后也無法再見到法國影帝于熒幕上活躍的身姿。
《少年漢尼拔》劇照
不知從何時起,“很不漫威”成為了人們對漫威作品的夸贊方式。
事實上,從情景喜劇風(fēng)格的《旺達幻視》,到走政治驚悚路線的《獵鷹與冬兵》。由暗黑恐怖的《月光騎士》,至即將播出的青春劇《驚奇女士》。近兩年,漫威始終在推陳出新,探索更多可能。
或許并非每一次都成功,但這些嘗試都在為已于觀眾心中形成刻板印象的MCU,注入新鮮血液。
在時光君看來,沒有固步自封的漫威,依舊未來可期。
上一篇:《龍城》剛殺青,《風(fēng)起隴西》又獲許可,白宇事業(yè)心為何這么強?
下一篇:冰雪主題紀錄片海外熱播
責任編輯: